初一回家,见哥嫂在清扫院子里的积雪,以为小侄子马越不在家,哥说马越还没起床呢,哥的口气里带着对18岁儿子的不满。
难怪哥要生气,因我们小时候,不用父母催,冬天有时比父母起得还早,帮父母拿煤、生火、提水、扫雪、喂牛羊等,尤其哥,作为家中老大,他负担和操心的家事要比我们多得多。
小时候父母忙时喊几声起床,我们若赖着不起,轻则骂几句,重则要挨打了。
也不知那时候哪来那么多的瞌睡,尤其是夏天,可能是夜短的缘故吧。有时正香甜地做着梦,母亲就喊着要起床了,我们几个孩子就迷迷瞪瞪,睡眼惺忪地爬起来,坐在床上,等着母亲后脚刚跨出门槛,又一头栽倒在床上,继续做那没做完的美梦,又在迷迷糊糊,提心吊胆中睡着了。
等母亲浇完菜园回来,见我们还在打鼾昏睡,准会提着扫帚来喊我们起床了。
下雨天,大人们就不会一大早喊我们早早起床了,心里就天天盼望着下雨,想着可以美美睡个懒觉了。
现在想想,小时候的我们真是太不懂事,太不理解父母养活几个孩子,支撑一个家的难处。
而且母亲还是个好强的人,她时常告诉我们要争口气地活着,我一直记着她的这句话。
哥有三个孩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年近五十的他,信奉“棍棒教育”,总觉得严苛之下,孩子们才能成才有出息。
我想这和我们打小的成长环境有关,因小时候父亲对我们就很严苛,那时我们和父亲都不敢大声说话,更谈不上和他交流和谈心了,感觉父亲整天对我们黑着个脸,加之那时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在外打工,不经常在家,所以我们和父亲是陌生而疏远的,随着我们渐渐长大,和父亲的关系才慢慢变得缓和。
哥上完初中后,就自告奋勇地跑回家,向父母“请愿”说自己不想上学了,要帮父母亲干活,要跟着人上山去淘金,供我们弟妹几个上学,那时正流行“淘金热”,年少不经事的他只听人说淘金可以挣大钱,却不曾懂得生活的艰辛啊!
其实哥那时的学习成绩不算差,若复读一年,考个师范学校是没问题的,但小小年纪的他为了父母,为了我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和牺牲。
岁月荏苒,父母老了,我们四个姊妹上学出来后,都有了自己的工作,留在了城里。唯有哥,为了我们,一个人留在了那个生养我们的小村庄,守着父母留下的家业,守护着我们的家,也守护着我们的根。
时至今日,我一直想问大哥,对当初选择辍学他是否后悔过。但我却一直没敢问。
哥时常用他小时候的一些苦难经历来教育孩子们,因时代不同了,他的那些过了时的教育理念常遭到孩子们的反感以致常和他抵触和对抗。
所以他和孩子们的关系日渐疏远,不亲,就像我们小时候和父亲一样。
当孩子们不听他的话时,哥常对老实而沉默寡言的嫂子发牢骚,说嫂子作为一个母亲没能好好管教好自己的孩子。
我每次回去,嫂子都会唉声叹气地苦诉自己夹在哥和孩子们中间所受的那些窝囊气。嫂子身体不好,我劝她少操点孩子们的心,多多保重自己的身体。
嫂子说,哥只要一从同学家或哪个亲戚家回来就开始训斥孩子们:“某某家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某某家的孩子给家里挣来了几万块钱,哀叹自己的孩子们都不给他争气,让他脸上没光等等。”
哥的三个孩子都照着自己选择的人生路朝前走着,大侄子不想上学,早早辍学,因和哥脾气合不来,不想呆在家里,现在镇上一家合作社打工,听妹说,大侄子辛苦一年下来,大哥开春借给他周转的3万元钱,到现在还没还上。
外面的人都夸大侄子能干,懂事,但他宁愿在外面看别人的脸色干活吃饭,也不愿在家待着帮哥嫂干活,农忙时哥却还要四处雇人干活,我想这和哥整天爱唠叨他有关吧,他还以为现在的孩子会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对父母言听计从。
小侄子呢,因学习成绩不好,复读了一年后,现在乌市的一所普通专业学校上学,他的爱好是玩电脑,想以后开一家自己的电脑公司。
大哥的女儿毕业后当了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常抱怨老师事多压力大,还好她责任心强,有耐心和爱心,适合和小朋友们打交道。
我时常劝说哥,现在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了,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总有一条路是适合他们去走的,只要他们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就好,不要把你的思想和想法强加于他们身上,这样不仅你累,孩子们也累,而且你和孩子们的关系也会变得紧张,你应该坐下来和孩子们好好交流沟通,而不是整天黑着个脸训斥他们。
哥却理直气壮地说:“我若现在不好好管管他们,我怕以后他们会吃不上饭。”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这次回家,和哥嫂聊天,操劳辛苦了半辈子,身体也大不如前的他们,现在又开始发愁和操心侄女和大侄子找对象的事了。
我希望哥的孩子,我的侄女侄子们能理解大哥的一片良苦用心,别再让他劳神操心了。
也希望大哥一家今后能和和美美,团团圆圆,事事都能如各自所愿!
作者简介:马秀芳,女,回族。
郑州那里治疗癫痫北京很大的癫痫医院哪能治癫痫病